好久沒發網誌了,根本都快發霉了XD

這段時間其實發生不少事情,真的是有歡笑也有淚水。

找機會再來寫一些回顧文吧。

這學期參加了一個企業導師計劃,活動目的即希望透過學生與事業有成的企業導師們之互動,

縮短在校學習與職場實務間的差距。

活動安排算是相當緊湊,每次活動也都頗有收穫。

在期初相見歡以後,個人已經參與兩次企業參訪和一次課程。

前面幾次活動也都有寫心得,之後會陸續補上。(填水份?)

------------------------------------------本文開始的分隔線------------------------------------------

這次的參訪主要是對於我們這組的企業導師:陳總經理和柯副總經理所經營的「奕美塗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做更進一步的了解。

參訪的開始,我們先聆聽由柯總經理帶來的公司介紹簡報。

「塗料」,

這個產業對一般人而言是陌生的。

不過,相對於水性為主的水泥漆類,其實塗料更貼近你我的生活喔。

大至汽機車的塗裝、輪圈的保護漆,小至筆電、手機等的絨毛漆,都是他們家可以提供的產品呢。

不過由於他們主要是作為供應鏈的一環,所以較無法以自有品牌形象為消費大眾所熟知,

是一種「無名英雄」般的存在。

另一方面,也因為面對的是企業的B2B市場,為了滿足客戶在品質上的高要求,

奕美塗料也積極通過相關認證,目前已經通過ISO-9001.ISO-14001.TS-16949等三項。

接續的工廠參觀也令我們大開眼界,從進料檢驗、儲存......一直到最後的QC、包裝等等,

即便工法繁複,工廠內部仍然規劃出相當流暢的作業線,每一步驟的所屬區域均非常清楚,

在最上層更有研發室,

每年固定時間都需要配合客戶進行「新色開發」。

柯副總很自豪的說:「給我們任何素材,我們都可以做出感覺幾乎一樣的塗料!」

創新研發、客戶至上。

想必就是奕美塗料讓顧客放心的最大資產吧。

------------------------------------------本文結束的分隔線------------------------------------------

 

番外篇一:柯副總在介紹公司時,也分享一些創業的經驗。由於他們算是接手一家財務困難公司的經營,

初期背付巨大的供應商壓力,要用「現金」才能買到原物料(不能開票支付),

So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1021301

今天和朋友去看歷史博物館的「大清盛世-瀋陽故宮文物展」。

自兩岸實質交流以降,博物館間的交流便不曾停歇。隨著馬政府上台後推行的一連串與對岸示好之政策,兩岸在文化上的合作更為緊密。本次「大清盛世-瀋陽故宮文物展」乃去年五月瀋陽故宮博物院院長訪問我國國立歷史博物館時敲定之展覽。瀋陽故宮是清朝未入關一統中原前,清太祖努爾哈赤與太宗皇太極兩代帝王之權力中心,又稱「塞外紫禁城」,佔地約2萬坪。因此本展覽主要即遴選大清入關前後之珍貴文物共124組件,讓我們一窺清朝如何馬上治天下,並開啟康雍乾文治武功盛世。

展覽共分六大單元,分別就滿族崛起、八旗制度、君臨天下(入關前後)、后妃風華、宮廷雅賞(文化藝術作品)進行展示與解說。是次展覽對歷史的重新考據是一大亮點,其中被稱為清初開國國母的「孝莊文皇后」,輔佐順治康熙兩個幼主,其傳奇生平及高明的政治手腕之中,後被證實實情與史載確有不盡相符之處。另外,清初服飾為騎射所需而調整這點固然為人熟知,但其極盡奢華的鑲嵌裝飾,亦具有極高之藝術欣賞價值,難怪乎後人評論道,宮妃進宮後命運即無法為自己所掌握,而能讓她們陶醉其中,忘卻煩憂的,只有鑲嵌有各式花色的掛袍了!而關於清初盛世的描繪,歷史上亦留下了與清明上河圖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康熙南巡圖」,沿途遍佈官兵景象壯觀,江邊無數船帆若隱若現,場面宏大令人印象深刻。凡事追求精緻的清初盛世,連天然冰箱與如意(與現代「不求人」功能相仿)材質都十分講究,金、玉及琺瑯等材質被大量採用。

本次展覽藉由文物展示讓我們認識與晚清內外交迫下殘破景象完全相反的清朝面向,並體認到一個道理:唯有在承平時期下,才能閃耀璀璨動人的藝術光輝!

(本文申請中大護照時數中)

BTW,午餐我們去了萬華龍山寺旁的「進財切仔麵」,切仔麵30元+魯肉飯20元+黃金蛋15元就打發一餐了,重點是還蠻好吃的,不愧是美食節目爭相介紹的名店了。


So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接著又是愉快的午餐時間了~

 

2010082718

▲今天午餐也有套餐和自助餐兩種選擇,我還是選擇套餐,是焗烤義大利麵,好吃喔~

 

用過午餐,稍作休息後,

下午我們首先來到高鐵文史庫房

這裡擺放著許多高鐵興建和營運初期的文物和記錄。

是借用上午去參觀的工廠的一小部分存放的。

領隊大哥說,

一般而言高鐵的文物會經過挑選—>清潔修復—>建檔保存三道程序,

而文書類因為容易受潮,必須放在終年除濕的防潮箱內,相當講究呢。

另一方面,高鐵的標誌也曾經做過改變,

興建期的標誌是雙T(Taiwan和Technology的意涵)樣式,

營運之後便改為比較柔和的車頭意象。

 

2010082719

▲文史庫房入口

2010082720

▲外面也陳列了不少文物,像這個就是…腳踏車,您沒看錯,這真的就是巡軌用的腳踏車!是用來巡視軌道狀況的

2010082721

▲也有兩人的協力車喔!

2010082722

▲700T列車模型,好想拿一個回家XD

2010082723

▲各國高鐵列車的模型,由上而下分別是德國ICE、日本新幹線、法國TGV

2010082724

▲這裡還有八個車站的模型,這是新竹站

2010082725

▲高鐵車票也有特殊含意喔,下次可以注意一下~

So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二天起了大早,

不愧是南部,燕巢的早晨天空看起來比台北清澈多了。

七點五十分集合的時候我才發現,

原來昨天許多人都蠻早睡的,

大概是因為沒電腦也沒牌的關係(無誤

集合好之後我們前往員工餐廳用早餐

 

2010082727

▲燕巢總機廠就像一個小型社區,因此運動設施也是不可或缺

2010082728

▲大片的窗戶,打開後景色蠻不錯的

2010082729

▲早餐是蛋餅+粥+米漿(但米漿有點稀,有點像可可?),不過蛋餅超有料,鮪魚像是用免錢的,讓我有點後悔裝太多粥= =

2010082730

▲燕巢總機廠員工訓練中心門口

 

早上的高鐵講堂PART3,

是由鐵道文化協會常務監事鄭銘彰先生為我們帶來的高鐵、臺鐵與捷運

他說事實上這三種都是「大眾運輸」,

也都是「鐵道」的一種,

甚至像文湖線那種膠輪式的也是鐵道的一種。

從1825年英國Stockton—>Darlington的世界第一條商運鐵道開始,

世界軌道運輸就開始蓬勃發展,

二戰以前甚至以軌道交通的總長度和速度作為國力的象徵!

接下來是軌距的話題,

我們都知道有所謂的「標準軌(1435mm)」和「窄軌(1067mm)」,

但他要我們注意二件事:

1. 這「標準」是誰的「標準」?

2. 使用「標準」軌有比「非標準」軌好嗎?

事實上,「標準軌」是英國人訂出來的,

So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桃園到新竹,又是一段短短的高鐵旅程(10分鐘),

不過新竹站可說是最有特色,也讓我最期待的一個站,

除了曾經獲得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的站體外,

融入客家圍樓和新竹「風」的意象的車站外觀,

讓樓板面積最小的新竹站在高鐵目前八個站中獨樹一幟。

 

2010082418'

▲新竹站月台,可以看到新竹站特殊設計,附有躲雨玻璃罩的座位區

2010082419

▲挑高的落地窗設計是不是有點像機場呢?

2010082420

▲融入新竹客家風情的內牆設計

2010082421

▲新竹站外的車站名稱標示

 

一到新竹站,外面遊覽車就等著了,

將我們載往下一站,位於新竹站旁的工電務基地--「六家基地」。

我們先到基地旁的大樓上一堂名為鐵道旅行的課,

是鐵道情報雜誌總編輯,

前台大火車社社長,號稱「娘胎開始就是火車迷」的古庭維先生,

(其實72年次的他,和我們年紀也差不多啦XD)

他從前些日子重新開放的臺鐵「舊山線」起頭,

先對臺鐵長期忽視鐵道文物保存感到惋惜,

同時讚賞高鐵在興建期間對文物的重視。

(稍後的文史庫房參觀便可以確實感受到高鐵在這方面的用心)

他說,其實台灣的鐵道雜誌很早就開始,

1912年起的《台灣鐵道》雜誌便對鐵路附近景點做了一番介紹。

接著講到主題「旅行」,

他表示許多人到阿里山看五奇,

其中的一奇「火車」卻是大部分時間在睡覺,實在可惜!

So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大概是第一次「當天」(好像已經超過12點了==a)將Blog寫出個草稿來。

實在是拜燕巢機廠有網路之賜(dance)

------------

回到正題,

會參加這次高鐵營隊,主要是有同學參加過覺得不錯,

加上營隊費用又是超級優質的1000元!!!

還可以在兩天一夜的活動中了解高鐵的營運和維護狀況,

參加之後感受更深,

限大專以下參加的高鐵營隊真的是俗又大碗的選擇!

往年是用寄(報名表)件先後錄取,

今年開始主辦單位或許是察覺到如此作法有失公平,

改為統一抽籤,不過還是很幸運地抽到了。

(不過也造成想和我一起去的朋友拆成不同梯了QQ)

 

第一天,先搭捷運淡水線往台北車站,

8:00在台鐵台北站東三門(現在是高鐵售票處)集合,

到的時候才7:45,沒看到隊輔們的身影,

便在附近晃晃,十分鐘後再回去已經有幾個人在領學員證和免費車票

Yoooooooooooooooo,真的是免費的喔,

現在好像流行有圖有真相:

 

20100801

▲0元車票(驚!)

20100802

▲621次南下列車,但我們只要到桃園(等於是把高鐵當捷運用XD)

20100803

▲這台車身還算白淨,許多車的車身已經看得出歲月的痕跡(?)

 

才不到短短二十分鐘,就到了高鐵桃園站,

我們先在這裡等候從台中、左營上來的夥伴。

So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文將節錄部分作為中大護照認證申請用)

老實說,第一次出國就長達十天,

對我而言是個嚴峻的考驗,

好在去的地方是和我們同文同種的中國。

不過出國前也花了不少時間做功課,

出國所需的一些手續雖然不複雜,

還是有許多的小細節值得注意。

在沒有語言障礙的情形下先熟悉這些操作,

對於未來前進日本也是很好的練習機會。

 

接著來說說中國這個國家。

改革開放以降的中國,

近年來真的只能用「突飛猛進」四個字來形容,

不斷藉由舉辦國際大型活動強化基礎建設,

硬體的部份不得不承認已經具備國際水準,

(當然,這是以城市來說,鄉村事實上也不需要)

城市人們的日常生活也和我們相去不遠,

(應該說,城市生活早已不分國界)

甚至在大型公共建設方面,

個人認為中國政府的「鐵腕」有時還更能有效推動。

曾看過一本書,說的是芬蘭的100個社會創新,

書中便提到某個城市的建設,

當時受到當地居民的強烈反彈,

但該市市長當時說的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

「你們現在批評我,怪罪我也罷;

   但我不希望你們以後批評我,沒有做這項建設。」

推動十大建設的蔣經國先生也說:

「今日不做,以後就會後悔。」

公共建設必定有利有弊,

但若利大於弊,居民們能不能退讓一步,

So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十天: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台北

 

在阿姨家過了一夜後,

京滬十日遊終於進入尾聲,

最後一天的行程只剩下搭飛機返國。

和來上海時降落的虹橋機場不同,

離開時是在浦東機場搭直航桃園的班機,

一東一西,剛好兩個機場都見識到,

算是意外的收穫。

(北京到上海搭飛機純粹是個意外啊XD)

 

▲往浦東機場一樣可以坐地鐵(4月份才通車,lucky~),從廣蘭路站到浦東機場約需35分鐘

20100801033

▲磁浮列車入口,這此可惜沒有機會搭到了。來這裡是為了退交通卡XD

20100801034

▲比起剛落成的虹橋2號航站樓,我還是喜歡浦東機場的內裝

20100801035

▲港澳台因為有各自的邊防和檢疫制度,是視同國際線的。我們要搭的班次是華航CI502

20100801042

▲高挑的機場大廳,看起來就很舒服~

20100801036

▲華航報到櫃檯,其實還蠻多的呢

20100801037

▲Boarding Pass當然要給他拍一下

20100801043

So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下一站是位於徐匯區的上海交通大學徐匯校區,

(上海交大有五個校區)

現在也有地鐵可直達,

不過校區不大,看起來也不能參觀的樣子,

所以簡單在門口拍幾張照便離去。

 

20100801017

▲徐家匯站轉乘通道,非常大氣的設計

20100801018

▲在上海的85度C,不是山寨版的啦XD

20100801019

▲地鐵站尊重交大原來的書法字體,採正體字

20100801028

▲上海交大徐匯校區門口

20100801020

▲一幢特別高的大樓,和附近低矮的校舍產生極大對比,值得注意的是拼音是採漢語拼音的Jiaotong(JTU)而非我們的通用拼音Chiaotung(NCTU)

 

很快地又接近晚上用餐時間,

和姑姑、阿姨在位於世紀大道的正大廣場碰面後,

正大廣場是泰國人經營的百貨商場,

聽阿姨說早期營運不佳,

找來大陸經營團隊協助後才有起色,

現在可是聚集了世界名牌,

如星巴克、無印良品、肯德基、玩具反斗城、Best Buy,

還有名牌服飾店等。

不過不得不說正大廣場餐廳的「高人氣」,

用餐還得排隊一~二小時,

這誰受得了XD

只好趕快找家比較不用排這麼久的泰式料理店坐下,

So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九天:魯迅公園—>思南路/泰康路—>黃浦江看夜景

 

行程進入倒數兩天,

今天主要是要準備轉移陣地~

去阿姨(姑姑的大學學妹)家住。

(她們因曾一起去歐洲旅遊而認識)

在中午退房之前,

我們利用空檔出門走走,

到坐落在市區,著名的「魯迅公園」散步去。

現在要到魯迅公園十分方便,

搭乘地鐵到虹口足球場站,

公園就在足球場的旁邊!

這個公園已經有百年以上的歷史,

原本是作為靶場使用的,

後來陸續新增高爾夫球場、網球場等現代運動設施,

直到1955年興建虹口足球場,

這裡儼然形成一大型休閒運動公園。

至於稱作魯迅公園的原因,

則是魯迅1927年來到上海後,

便常在此散步,

過世後政府將他的靈樞遷於此,

並見魯迅紀念碑和紀念館,

最後於1988年改稱「魯迅公園」。

 

20100801026

▲魯迅公園南入口,一堆指示牌有些煞風景= =

20100801001

▲虹口足球場和大片綠地,讓人心曠神怡~

So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